在皖疆汽车生产车间内,造血工人们正在忙碌。安徽
皮山县的产业瓜蒌种植基地,吸纳了周边农民就近就业。援疆
在大美新疆,为和开着皖疆汽车生产的田皮皮卡,嗑着安徽品牌的造血瓜蒌籽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安徽旅行,也许很快将成为新风尚。产业当“安徽基因”与“新疆血脉”融合,援疆安徽产业援疆也结出了丰硕成果。为和
产业兴则百业兴。田皮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挥部聚焦“皮山所需”,造血尽“安徽所能”,安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产业吸引更多企业落地皮山。在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业的同时,也实现了安徽产业援疆从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的转变。
【送产业】南疆也能造汽车了
6月初,位于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的新疆皖疆汽车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,机械声此起彼伏。23岁小伙儿阿卜杜赛麦提·如则托合提正在底盘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着。
“我是2023年3月来公司上班的,现在负责底盘线的生产。”阿卜杜赛麦提·如则托合提告诉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新闻记者,他就读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,2023年一毕业就在家乡找到了工作,现在一年收入接近5万元,这让他很满意。
在和田地区能找到一份和汽车制造业相关的工作,让包括阿卜杜赛麦提在内的很多人大呼“想不到”。“皖疆汽车”开创了先河。
2022年10月,在安徽省援疆指挥部的努力下,新疆皖疆汽车有限公司成立。2023年4月11日,皖疆汽车首台整车在和田成功下线。这意味着,“皖疆汽车”填补了和田重工业空白,开创了和田乃至南疆地区制造汽车的历史。
“和田生产的车型主要是皮卡,零部件是从国内其他城市通过火车转运过来,在这里进行组装。目前这条皮卡车组装生产线已经很成熟,一天可以组装调试完成20台左右皮卡车。”皖疆汽车生产制造部部长王新星介绍说,从2022年10月公司建成投产到2023年4月首台车下线,充分体现了“和田速度”。
截至目前,皖疆汽车销售收入8400万元,全产业链带动就业500余人,2024年3月12日实现第1000辆皮卡车下线。
【促就业】小瓜蒌成了香饽饽
在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,道路两边是一排排整齐的棚架。棚架上爬满了藤蔓,放眼望去一片绿意。这样的棚架足有上万亩之多,棚架下种植的正是来自安徽的瓜蒌。
小小的瓜蒌为何会跨越千里,来到美丽的新疆?
“两年前我们特地来做了实验,发现南疆地区特别适合瓜蒌种植。”新疆徽岳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来介绍说,受内地非粮化、用工稀缺等因素影响,安徽徽岳记决定把全产业链转移至南疆,2024年开始实施“十万亩瓜蒌种植项目”。
“通过安徽援疆渠道,我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落户皮山县,并签订了投资协议。”李广来介绍,整个“十万亩瓜蒌种植项目”将分三期三年完成,一期项目流转土地2.1万亩,截至今年5月底,完成1.3万亩瓜蒌基地建设。
“瓜蒌种植是设施农业,工序复杂,用工量大,用工期长,三期项目完成可提供不低于9000人长期稳定就业,同时预计带动配套上下游企业不低于3000人就业。通过各项培训和产业合作,这12000人可直接转化为具备种植、加工、研发等多技能的产业工人。”李广来说,瓜蒌浑身都是宝,三期全部达产后,可年产瓜蒌籽2万吨,瓜蒌皮2万吨,瓜蒌鲜根10万吨,瓜蒌酒1.5万吨,年总产值不低于20亿元。
“我现在就在家门口工作,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,一年能收入6万多块。”如则麦麦提是新疆徽岳记的员工,从去年10月进入徽岳记,半年时间已晋升为副主管。每天,他要指导其他员工一起在种植基地里修剪、维养。
稳定吸纳周边农民就近就业,让徽岳记成为备受当地欢迎的“明星企业”。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,项目的入驻,不仅直接给农民带来收益,更促进了当地配套产业和商贸服务的发展。藏桂乡及周边乡镇的劳务公司、机械修理、建筑材料和服务、农机租赁,甚至餐饮和零售等行业,都因瓜蒌产业而发展迅速。
【产业兴】让更多企业发展好
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。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和资源,发展特色产业,也是新时代安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点。
南疆工业基础薄弱,如何让更多企业到新疆开拓市场,扩大生产,安徽省以国企援疆为突破口,除了皖疆汽车外,海螺型材也把生产线建到了皮山。
2023年,海螺型材实现产值、利润、税收持续增长,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,带动就业870余人。2024年新上滴灌带、玻璃钢管等项目生产线,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5000万元、新增就业150余个、新增纳税300万元。
在全疆范围内,安徽还积极协调推动中科类脑与皖能集团合作,协调推动中科类脑与皖能集团合作在乌鲁木齐经开区、克拉玛依市落地区域算力中心,2024年5月13日签订框架合作协议,规划建设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、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省级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。
此外,安徽还依托皮山县资源禀赋,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。除了瓜蒌种植,洽洽食品也把葵花籽种植基地搬到了皮山。2024年,洽洽在皮山新建3200亩葵花籽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坚果初级加工厂。7月初,大片的向日葵已结出饱满的果实,不仅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,也将迎来首次丰收的喜悦。
在皮山县的安徽工业园区,如今已经集聚纺织鞋服、特色种养、数字标注、旅游产业等75家产业,产值超5亿元,带动4000余人就近就业。接下来,园区还将继续培育一批新兴工业化企业、劳动密集型企业、现代化农业企业,让更多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实现就业。
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,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挥部还将“为企服务”专班扩容至10个,主动靠前为援疆皖企提供服务。把企业“引进来”,更要“留得住”“发展好”,让“输血”真正转变为“造血”。
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摄影报道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)作为一种创新销售形式,“盲盒”已拓展至各领域,目前越来越多的酒企也开始加入。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发现,双11期间,在各大电商平台上,白酒盲盒层出不穷, ...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)9月6日,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“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”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。论坛聚焦“合格 ...
10年前的4月25日,尼泊尔突发8.1级强烈地震,整个九层神庙建筑群震损严重,神庙上部三层完全倒塌。重创之际,来自中国的“文物医生”们奔赴尼泊尔,共同应对修复难题。今年,恰逢中国与尼泊尔建交70周年。 ...
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)为助力“双12苏州购物节”,深化放心消费环境,12月11日,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局、苏州市消保委授予龙湖苏州星湖天街“线下购物无理由退 ...
明 谢环 《香山九老图》局部明 沈周《杏花图》局部明 谢环《杏园雅集图》局部清 邹一桂《藤花芍药图》提起春日赏花,现代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下江南。每年三、四月,江浙一带都挤满了前来赏花的游客。然而早在明代 ...
5月下旬以来,产粮大省安徽4300余万亩小麦开始大面积机收。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安徽投入联合收割机5.1万台,收获进度已超四成。在淮南、阜阳等粮食主产区,记者走访多位种粮大户了解到,今年小麦不仅产量不错 ...